4月25日,公司召開2025年科技工作會。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月華,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猛,各相關單位技術負責人、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部分技術骨干參加會議。
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月華強調,目前,國家部委和行業關于科技創新、高端人才培養等政策陸續出臺,在中國能建科技創新大會上,宋海良董事長重點提出了科技創新發展相關內容。公司要深刻貫徹落實國家及上級單位決策部署,進一步構建多層級科技創新布局,不斷完善技術研發管理,加速傳統產品技術升級和轉型產品產業支撐,激發新質生產力,以高水平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公司高質量發展。
張月華結合本次會議,對公司今后一段時間科技創新工作提出七點要求:
一、傳統產品技術要加速升級。電器產品要繼續加快空心電抗器高海拔適應性、阻燃等技術研究及落地;磨煤機產品要深入參與火電靈活性改造、深度調峰等方面技術改造,加快耐磨材料、化工行業磨機等技術開發,盡快形成核心競爭力;母線產品要持續鞏固產品技術優勢,開發適用于高海拔等特定極端環境條件的產品;汽輪機產品要盡快對660兆瓦全容量給水泵汽輪機系列化產品技術固化,進一步開拓研究透平等新技術相關業務。
二、戰新產品要加速落地形成業務支撐。電力電子產品加快高壓直流斷路器、構網型儲能變流器、高可靠性直流耗能裝置等研究落地,形成產業支撐。氫能產品要加快研發低成本、高安全的電解水制氫成套設備、新能源直連柔性制氫及進一步制綠氨、綠色甲醇等的技術方案及設備。
三、加速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在智慧工地、智慧電廠、磨機智慧在線監測平臺、智能排渣系統、智能電抗器監測系統及源網荷儲一體化調控等方面形成可落地方案,加大在設計管理、智能化產品等方面的探索及投入。
四、進一步利用好各類創新平臺。充分發揮與懷柔實驗室、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建立的合作平臺優勢,加快推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地,積極參與省部聯動、央企創新聯合體及中國能建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等任務,使各類創新平臺成為公司技術創新及成果落地的“助力器”及效果“倍增器”。
五、進一步做好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堅決按照“一原則與三維度”要求做好科研項目實施,通過市場推廣、內部協同、成果鑒定等推動落地,有效支撐公司高質量運營。
六、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力度。重點依托國家、中國能建等重大科技任務及重點工程,培育、引進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和高端成熟人才;公司技術帶頭人要充分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壯大公司科技人才隊伍,使廣大技術人員成為在科技攻關任務中能扛重擔、打頭陣,啃硬骨頭的科技鐵軍。
七、高標準編制“十五五”科技規劃。結合國家、部委、行業及上級單位規劃政策,調研探索公司下一步科技布局,明確公司在沙戈荒基地配套、跨區域輸電通道、清潔煤電、多能互補與源網荷儲、氫能等重點領域定位,謀劃“十五五”科技規劃。
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猛作公司2025年科技工作報告,對公司2024年科技工作取得的各項成果進行回顧總結,同時對公司2025年科技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張猛指出,2025年公司要深度結合國家產業規劃政策、能源和電力行業發展布局,緊緊圍繞中國能建“創新、綠色、數智、融合”核心發展理念,聚焦創新驅動,突出核心技術,積極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發展趨勢,傳統產品不斷賦能保持技術優勢,并持續升級引領;轉型產品緊抓機遇提升技術優勢,快速形成有力支撐,持續強化科技項目創新驅動力,完善科研管理措施,做好產品技術質量控制,實現傳統業務和新興業務兩手抓、兩手硬。
會議傳達并宣貫了中國能建2025年工作會、科技創新大會及中能裝備2025年工作會、公司第二十屆二次職代會精神。
會議宣讀了公司2024年度科學技術獎項目獎勵決定,并進行表彰。電力電器研究院、電站裝備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和氫能事業部等單位針對科技創新成果、典型案例、經驗總結以及下一步工作重點等進行交流。
會議號召,公司全體科技人員要全面深刻領會本次會議精神,搶抓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動公司科技創新不斷邁上新臺階,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做出科技戰線人的更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