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鋼礦業水廠鐵礦建材產線全貌。
為進一步擴大綠色產業價值貢獻,2024年以來,首鋼礦業以提升建材產線經濟、綠色、協同、創新價值為中心,全力構建全方位體現、多指標支撐的“4+N”價值創造體系,各項指標均實現了螺旋式提升。在此基礎上,首鋼礦業積極踐行首鋼集團“四個極致”理念,以工序對標為切入點,以工序最優支撐產線最優、以工序提升推動整體工作提升,全方位全要素協同提升產業價值創造能力。
找準“對標點” 構建提升“任務書”
首鋼礦業堅持政策導向、市場導向、高質量發展導向的自覺引航,大力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以多年礦石開采積攢形成的“砂山石山”巨量“資源”為依托,謀定而動,集力蓄勢,利用停產采區廢土石堆料建成三條綠色建材獨立產線,利用礦石在線生產流程拋廢工藝建成多條綠色建材附屬產線,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產能達到2500萬噸/年,成為首鋼礦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戰略支撐。
破碎工序作為建材產線核心工序,效率發揮、能耗水平、技術標準及運行穩定性等,直接影響產線總體價值創造能力。基于此,首鋼礦業將建材產線破碎工序作為工序對標試點,圍繞提升破碎機效率和作業率、提升破碎工序大砟篩中產率和實物勞產率、提升消耗管控水平,以“目標引領、要素協同、指標支撐、措施保障、管理夯實”為主要支撐,編制形成“建材破碎工序對標任務書”。
對標工作開展以來,生產、技術、設備、能環、人資、安全等專業圍繞主要評價指標、主要構成要素支撐指標、主要影響因素、現狀及存在問題、管控標準等五個維度,共計梳理現狀存在問題100個,制定提升措施110個,構建整體對標點118個,優化管控參數111個,實施技術改造43項,有效提升了建材破碎工序運行質量。
“與傳統意義對標相比,此次對標的范圍更集中,能夠圍繞建材破碎工序全面、系統、深入、協同開展對標,對標更高效,解決問題更系統、更徹底,尤其是在解決一些耦合點問題時,優勢十分明顯,為在其他范圍開展對標工作提供了經驗借鑒。”首鋼礦業計財部經營計劃室副主任李立波說。
聚焦“矛盾點” 突破效率“天花板”
“裴莊產線3號、5號皮帶承擔著顎破篩下物料運輸工作,在生產過程中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機尾料庫鐵欄板位置易出現物料卡塊劃傷皮帶問題;二是受下料點沖擊,皮欄板磨損,更換頻次高,受日常停機時間制約影響,存在維護更換不及時問題;三是因棒條篩下物料不穩定,造成皮帶跑偏,威脅粗破系統皮帶正常生產。”大石河鐵礦裴莊作業區主任孟令鵬說。
為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相關專業人員深入現場調研,積極開展課題攻關,通過機尾鐵欄板創新改造,鐵欄板位置全部更換下移至距離皮帶20毫米,后期欄板更換頻次大幅度降低;實施機尾漏斗延伸改造,漏斗底向皮帶運行方向延長150毫米,下料點位置安裝耐磨材質接料臺,實現物料折返,取得了延長使用壽命的攻關效果。
此次改造作為首次取消皮欄板更換試點工作,實驗結果效果良好,為其他皮帶推廣創造了優勢條件。
圍繞提升破碎工序效率,首鋼礦業從提升裝車效率、礦車運行效率、破碎機單機效率、降低破碎機入料口卡塊卡鐵次數等多個角度入手,重點規范了破碎機入料口參數、棒條頻率控制參數、下道皮帶保護參數等,明確了電鏟和電勾機司機操作規范,重申了入料口、翻卸料位集中控制要求,同時優化了采場道路環境,為效率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
大石河鐵礦開展細破機偏心距調整,將4臺細破機偏心距由50毫米調整為48毫米,改善破碎效果;調整成品篩網孔布置,成品篩上層全部使用27毫米、28毫米網孔篩板替代原有25毫米、26毫米網孔篩板,減少合格粒級循環二次破碎;成品篩下層全部使用10毫米網孔篩板替代原有12毫米篩板,減少建筑砟有效粒級損失。
在篩礦環節中,粗破棒條篩體開裂、破碎機定板易損壞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諸多礦企,如何才能有效解決該難題,水廠鐵礦在探索中給出了答案——更換新型篩機,調整篩機傾角,對棒條篩給料端漏斗進行擴容改造,可有效避免粗破棒條篩體開裂。針對破碎機定板易損壞問題,水廠鐵礦選擇優化動、定板間襯板腔型,增加定板下沿厚度4毫米。據了解,優化前后,粗破效率及破碎工序處理能力均得到了明顯改善,產線效率比計劃提升了13.12個百分點。
一套“組合拳”下來,水廠、裴莊、二馬產線粗破工序效率分別比對標前提升了293.96噸/小時、52.85噸/小時、7噸/小時;中破工序效率分別比對標前提升了47噸/小時、44噸/小時、59噸/小時;細破工序效率分別比對標前提升了18噸/小時、30噸/小時、59噸/小時。
打通“關鍵點” 保障設備“穩運行”
建材破碎工序設備設施包含粗破機、中破機、細破機及附屬皮帶、給料機等近百臺套,由于數量繁多、種類復雜,日常管理難度較大。為此,首鋼礦業組織大石河鐵礦、水廠鐵礦在“一張圖”系統上完善了同一工序同一型號破碎機運行參數。通過在同等工況下運行參數的對比,能及時發現差異,進一步進行數據運行趨勢查詢;及時發現潛在隱患,進行銷項處理,有效提高了設備穩定運行能力。三條產線平均故停率對比上年同期降低0.18個百分點。
此外,為提升設備運行質量,首鋼礦業在降低設備使用、維護成本上下功夫。圍繞降低襯板、三角帶、油脂、銅套四類消耗領用成本,重點在襯板材質、腔型、安裝,三角帶點檢、安裝等,潤滑油脂污染管控,設備機油管路密封,以及銅套潤滑環境、檢查和檢修標準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例如,水廠建材和裴莊產線三角帶異常消耗較多,裴莊產線共計消耗27套,異常消耗達13套,占比48.1%;水廠建材共計消耗51套,異常消耗達19套,占比37.3%。通過對標分析,發現因檢修標準執行不嚴,存在三角帶更換后找正有偏差,三角帶松緊度調整不達標,造成運行后打滑磨斷;采場“三不送”制度執行有差距。從三角帶異常消耗統計,破碎機內部卡鐵器、樹根等雜物造成三角帶磨斷18次,占異常消耗的56.25%。
對此,首鋼礦業重點強化三角帶更換標準的執行,嚴格按照三角帶更換標準做好過程數據測量,避免因急于轉車而降低更換標準,進而致使問題再次發生;要求在新三角帶更換運行一個班次后,要進行二次緊固,避免三角帶打滑現象;做好日常動態檢查,及時掌握三角帶磨損情況,摸索三角帶使用周期,有計劃安排進行更換,減少突發故障……一段時間以來,襯板、三角帶、油脂、銅套等材料消耗,工序噸產品電耗等指標與對標前水平相比均有所進步。
此外,首鋼礦業還研發了建材破碎機電流查詢、峰平谷占比查詢系統,通過設置空、低、負荷標準,篩選生成空負荷運行占比、低負荷運行占比、滿負荷運行占比三項提效降耗過程管控指標;與電網時段相結合,通過電流數據自動篩選對應時段運行時間,自動生成峰期占用率、平期占用率、谷期利用率等三項躲峰用谷過程管控指標。
“完善了建材粗破和中細破空負荷運行占比和谷期利用率等六項評價指標,統計周期由按月統計到按日統計,統計方式由人工統計到利用設備健康系統自己采集,實現了指標數據不落地,提升了能源管控質量。”首鋼礦業能環部專業人員趙常松說。
下一步,首鋼礦業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真對標、對實標,對標找差鍛長板、反思找差補短板,以對標提升為路徑、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價值提升為目標,促進生產經營全面提升,助力發展質量向更高效率更有韌性更可持續轉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