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溫度不宜選得過高,以能夠恢復到原磁性水平為限。退火溫度偏高,固然可以進一步改善磁性,但相應會影響絕緣涂層或使疊片粘結。冷軋取向電工鋼帶(取向硅鋼片)一般選用800±10℃。冷軋無取向電工鋼片(無取向硅鋼片)選用680-750℃,退火溫度高于750℃,應嚴格控制爐內保護氣氛為無氧化氣氛。
2、 退火時間
指爐內溫度達到設定退火溫度后的保溫時間。實際退火時間是根據退火方式、退火爐型、裝爐量、裝爐方式以及鐵芯尺寸等因素而定。為了防止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由于熱應力導致鐵芯沖片變形,必須適當控制加熱速度和冷卻速度。加熱方式好選用從鐵芯沖片側面加熱,以實現均勻快速加熱。冷卻速度視裝爐量而定,應低于30℃/時,裝爐量更大時,還應該更低些。
3、 退火氣氛
選用以鐵芯沖片不氧化、不滲碳和電工鋼帶片(硅鋼片)表面絕緣涂層無明顯惡化為原則。好選用含氫2-10%的氫氮混合氣體。加入少量的氫可確保鐵芯沖片不氧化。保護氣體中的露點一般應在0℃以下。
4、 嚴防滲碳和氧化
冷軋電工鋼帶片(冷軋硅鋼片)含碳量一般小于0.003%,因此在消除應力退火時,必須嚴防滲碳,以免惡化磁性。爐用材料,如爐罩、底版應選用低碳鋼材,沖片表面的殘余油脂,應在退火前清除,防止沖片氧化是消除應力退火效果的重要措施。除合理選用退火氣體外,在實際操作時,首先要確認爐膛密封是否完好。同時,在送電升溫前,先通入保護氣體進行爐內清掃。
這個也可以參考下,根據實際情況設計.
一、 將待退火硅鋼片裝入鐵盒(按硅鋼片尺寸大小,注意裝箱好不要超過三層),裝架,每箱硅鋼片上覆蓋一張略小于鐵盒的蓋板(好用硅鋼片材料做),吊至爐膛內,鎖好爐蓋.
二、 將大華表的三只熱電偶安裝在爐體上,裝上煙囪,打開排氣閥門.
三、 檢查電氣柜的電壓、電流、儀表是否正常,裝上大華表的記錄紙,檢查記錄紙的正常走紙(首先打開電源開關).
四、 將溫控表的初始溫度設定為400℃,檢查功率表的各項電流是否一致,在確保調整一致后,打開加熱開關進行加熱.
五、 檢查電房儀表的正常與否,進行煺火爐的功率調整.
六、 接好氮氣,檢查是否漏氣,并檢查循環水的正常供給.
七、 在溫度升至400℃時,打開氮氮氣閥門,注入100-200ml的氮氣,此時將循環水的閥門打開.
八、 溫度確定升至400℃時,進行恒溫,恒溫1小時左右,并確定大華表溫度也在400℃左右(此時廢氣不是很多).
九、 保溫完畢后,將溫控表設定為500℃,進行加熱,此間注意電流表的狀況是否一致,有問題及時處理.
十、 溫度升至500℃時進行恒溫45分鐘左右,此時看爐體有無變化,是否有漏氣現象,循環水供給是否正常.
十一、 恒溫完畢后,將溫控表設定為600℃,進行加溫.將氮氣調壓閥調大,注入200-400 ml的氮氣,此時廢氣較多.
十二、 溫度升至600℃時,恒溫45分鐘左右,此時看一看電壓是否正常.
十三、 后將溫控表設定為680℃-750℃(根據硅鋼片材質而定,冷軋無取向硅鋼片低牌號國產B50A600、50W600、50AW600、50WW540以下一般退火溫度在680℃左右,進口同等材質可適當+20℃,無取向高牌號一般退火溫度在750℃左右.冷軋取向硅鋼片一般退火溫度為820℃左右).氮氣可以開大一些,或保持400 ml的氮氣,此時廢氣較多.
十四、 溫度升至設定溫度后,恒溫時間不可少于2小時,大華表也應在設定溫度上下,此時可將排氣閥門關小一些.
十五、 結束后,將排氣閥門關小(不關閉即可),氮氣注入在100-200ml,循環水閥門可關閉(出水閥門一直是打開的),關閉加熱開關、電源開關.
十六、 檢查無誤后,該爐硅鋼片去應力退火過程進入自然冷卻狀態,當爐內溫度降至380℃以下(好是350℃)方可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