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管道陰極保護系統中使用的 ER(電阻法)腐蝕速率探頭 的操作方式需結合其安裝、數據采集及與陰極保護系統的協同監測。
管道陰極保護ER腐蝕速率探頭的操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一、探頭安裝與連接
將ER腐蝕速率探頭豎直埋設在距離管道0.1至0.5米的范圍內,確保探頭埋深與管道相同,并與土壤緊密接觸。
探頭腐蝕試片、直流試片和交流試片需與管道連接,確保它們能夠代表管道的涂層破損點,其陰極保護狀態和雜散電流干擾與管道相同。
二、數據采集與監測
將埋地陰極保護管道腐蝕速率探頭連接數據采集裝置,確保連接穩定可靠。
采集腐蝕試片、溫度補償試片、電感線圈兩端的激勵響應信號,并記錄溫度獲取電路反饋的信號,以獲取環境溫度。
記錄鋅參比電極和直流試片、交流試片之間的電位和電流,以獲取陰極保護運行參數和雜散電流干擾數據。
三、數據處理與分析
數據采集裝置將采集到的信號進行放大、轉換和處理,得到腐蝕速率、溫度數據、斷電電位數據以及雜散電流干擾下的交、直流電壓數據和交、直流電流數據。
通過顯示終端顯示這些數據,并根據需要進行分析和記錄。
當基材腐蝕速率達到預警值時,觸發報警,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維護和處理。
四、注意事項
在操作過程中,應確保探頭的安裝位置正確,與土壤緊密接觸,避免探頭受到損壞或干擾。
數據采集和監測過程中,應注意保護設備和電纜,避免受到損壞或干擾。
定期對探頭和數據采集裝置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準確性。
通過以上操作方式,可以實現對管道陰極保護ER腐蝕速率的準確監測和分析,為管道的維護和保養提供有力的支持。
管道陰極保護 ER 腐蝕速率探頭的操作核心與電位采集儀聯動,實時評估陰極保護系統的有效性,并預警均勻腐蝕風險。實際操作中需嚴格遵循安裝規范,結合土壤環境特征調整監測策略,形成完整的管道腐蝕防護監測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