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基礎知識概述(2)
至于I/O模塊呢,PLC與電氣回路的接口,是根據輸入輸出部分(I/O)進行的。I/O模塊集成化了PLC的I/O電路,其輸入暫存器表明輸入信號狀態,輸出點表明輸出鎖存器狀態。輸入模塊將電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進入PLC系統,輸出模塊反過來。I/O分為開關量輸入(DI),開關量輸出(DO),模擬量輸入(AI),模擬量輸出(AO)等模塊。
常見的I/O分類如下:
開關量:按電壓總體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離方式分,有繼電器隔離和晶體管隔離。
模擬量:按信號種類分,有電流型(4-20mA,0-20mA)、電壓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
除開上述常用IO外,也有特殊IO模塊,如熱電阻、熱電偶、脈沖等模塊。
按I/O點數確定模塊規格及數目,I/O模塊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數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機架槽數限定。
再來看看電源模塊PLC電源用作為PLC各模塊的集成電路提供工作電源。同時,有的還為輸入電路提供24V的工作電源。電源輸入類型有:交流電源(220VAC或110VAC),直流電源(常用的為24VDC)。
然后是底板或機架絕大部分模塊式PLC使用底板或機架,其作用是:電氣上,構建各模塊間的聯系,使CPU能訪問底板上的所有模塊,機械上,保持各模塊間的連接,使各模塊構成1個整體。
PLC系統的其他設備包括編程設備:編程器是PLC開發應用、監測運行、檢查維護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編程、對系統作一些設定、監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統的工作狀況,但它不直接參與現場控制運行。小編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編程器,目前一般由計算機(運行編程軟件)作為編程器。也就是我們系統的上位機。
HMI:最簡單的人機界面是指示燈和按鈕,當前液晶屏(或觸摸屏)式的一體式操作員終端應用愈發廣泛,由計算機充當HMI非常普及。
最后,PLC的通信聯網 借助先進的工業網絡技術可以快速有效地獲取、傳輸生產和管理數據。所以,網絡在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甚至有人提出"網絡就是控制器"的觀點說法。
PLC具有通信聯網的功能,它使PLC與PLC 之間、PLC與上位計算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之間能夠交換信息,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實現分散集中控制。多數PLC具有RS-232接口,還有一些內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協議的接口。PLC的通信現在主要采用通過多點接口(MPI)的數據通訊、PROFIBUS 或工業以太網進行聯網。
常見的I/O分類如下:
開關量:按電壓總體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離方式分,有繼電器隔離和晶體管隔離。
模擬量:按信號種類分,有電流型(4-20mA,0-20mA)、電壓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
除開上述常用IO外,也有特殊IO模塊,如熱電阻、熱電偶、脈沖等模塊。
按I/O點數確定模塊規格及數目,I/O模塊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數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機架槽數限定。
再來看看電源模塊PLC電源用作為PLC各模塊的集成電路提供工作電源。同時,有的還為輸入電路提供24V的工作電源。電源輸入類型有:交流電源(220VAC或110VAC),直流電源(常用的為24VDC)。
然后是底板或機架絕大部分模塊式PLC使用底板或機架,其作用是:電氣上,構建各模塊間的聯系,使CPU能訪問底板上的所有模塊,機械上,保持各模塊間的連接,使各模塊構成1個整體。
PLC系統的其他設備包括編程設備:編程器是PLC開發應用、監測運行、檢查維護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編程、對系統作一些設定、監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統的工作狀況,但它不直接參與現場控制運行。小編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編程器,目前一般由計算機(運行編程軟件)作為編程器。也就是我們系統的上位機。
HMI:最簡單的人機界面是指示燈和按鈕,當前液晶屏(或觸摸屏)式的一體式操作員終端應用愈發廣泛,由計算機充當HMI非常普及。
最后,PLC的通信聯網 借助先進的工業網絡技術可以快速有效地獲取、傳輸生產和管理數據。所以,網絡在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甚至有人提出"網絡就是控制器"的觀點說法。
PLC具有通信聯網的功能,它使PLC與PLC 之間、PLC與上位計算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之間能夠交換信息,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實現分散集中控制。多數PLC具有RS-232接口,還有一些內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協議的接口。PLC的通信現在主要采用通過多點接口(MPI)的數據通訊、PROFIBUS 或工業以太網進行聯網。
本文標簽:PLC基礎知識概述(2)
* 由于無法獲得聯系方式等原因,本網使用的文字及圖片的作品報酬未能及時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請《PLC基礎知識概述(2)》相關權利人與機電之家網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