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串行通信接口標準
在數據通信、計算機網絡以及分布式工業控制系統中,經常采用串行通信來交換數據和信息。1969年,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公布了RS-232C作為串行通信接口的電氣標準,該標準定義了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通信設備(DCE)間按位串行傳輸的接口信息,合理安排了接口的電氣信號和機械要求,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采用單端驅動非差分接收電路,因而存在著傳輸距離不太遠(最大傳輸距離15m)和傳送速率不太高(最大位速率為20Kb/s)的問題。遠距離串行通信必須使用Modem,增加了成本。在分布式控制系統和工業局部網絡中,傳輸距離常介于近距離(<20m=和遠距離(>2km)之間的情況,這時RS-232C(25腳連接器)不能采用,用Modem又不經濟,因而需要制定新的串行通信接口標準。
1977年EIA制定了RS-449。它除了保留與RS-232C兼容的特點外,還在提高傳輸速率,增加傳輸距離及改進電氣特性等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并增加了10個控制信號。與RS-449同時推出的還有RS-422和RS-423,它們是RS-449的標準子集。另外,還有RS-485,它是RS-422的變形。RS-422、RS-423是全雙工的,而RS-485是半雙工的。
RS-422標準規定采用平衡驅動差分接收電路,提高了數據傳輸速率(最大位速率為10Mb/s),增加了傳輸距離(最大傳輸距離1200m)。
RS-423標準規定采用單端驅動差分接收電路,其電氣性能與RS-232C幾乎相同,并設計成可連接RS-232C和RS-422。它一端可與RS-422連接,另一端則可與RS-232C連接,提供了一種從舊技術到新技術過渡的手段。同時又提高位速率(最大為300Kb/s)和傳輸距離(最大為600m)。
因RS-485為半雙工的,當用于多站互連時可節省信號線,便于高速、遠距離傳送。許多智能儀器設備均配有RS-485總線接口,將它們聯網也十分方便。
串行通信由于接線少、成本低,在數據采集和控制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產品也多種多樣。
1977年EIA制定了RS-449。它除了保留與RS-232C兼容的特點外,還在提高傳輸速率,增加傳輸距離及改進電氣特性等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并增加了10個控制信號。與RS-449同時推出的還有RS-422和RS-423,它們是RS-449的標準子集。另外,還有RS-485,它是RS-422的變形。RS-422、RS-423是全雙工的,而RS-485是半雙工的。
RS-422標準規定采用平衡驅動差分接收電路,提高了數據傳輸速率(最大位速率為10Mb/s),增加了傳輸距離(最大傳輸距離1200m)。
RS-423標準規定采用單端驅動差分接收電路,其電氣性能與RS-232C幾乎相同,并設計成可連接RS-232C和RS-422。它一端可與RS-422連接,另一端則可與RS-232C連接,提供了一種從舊技術到新技術過渡的手段。同時又提高位速率(最大為300Kb/s)和傳輸距離(最大為600m)。
因RS-485為半雙工的,當用于多站互連時可節省信號線,便于高速、遠距離傳送。許多智能儀器設備均配有RS-485總線接口,將它們聯網也十分方便。
串行通信由于接線少、成本低,在數據采集和控制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產品也多種多樣。
本文標簽:幾種串行通信接口標準
* 由于無法獲得聯系方式等原因,本網使用的文字及圖片的作品報酬未能及時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請《幾種串行通信接口標準》相關權利人與機電之家網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