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月9日11時,安徽合肥供電公司的數智配網部內,專責趙曄正全神貫注地注視著電腦屏幕,他正利用一項前沿技術——“玄視”視覺大模型,對無人機巡檢所拍攝的線路照片進行深入分析。這項創新技術自2023年9月正式上線以來,已經迅速在安徽省內的16家地市供電公司得到了全面推廣與應用,標志著國網安徽電力在配電網巡檢領域邁出了智能化轉型的重要一步。
在傳統的巡檢作業模式中,盡管無人機能夠高效地拍攝大量的配電網線路照片,但后續的照片審核與缺陷判定工作仍需依賴人工逐張進行,這不僅耗時費力,而且人力成本高昂。面對這一挑戰,“玄視”視覺大模型應運而生。它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大潛力,通過對數百萬張巡檢照片數據進行多輪精細化的迭代訓練,成功實現了對無人機巡檢回傳照片中缺陷信息的快速識別與分析。更為先進的是,該模型能夠自動對識別出的缺陷進行分級分類,并生成相應的缺陷消除工單,從而極大地減輕了運維人員的工作負擔。
在實際應用中,運維人員只需簡單地將巡檢照片上傳至“玄視”電力視覺大模型平臺,平臺便能在短時間內智能完成隱患的識別工作。據統計,相比傳統的人工識別方式,“玄視”視覺大模型在識別效率上提升了80%以上,極大地提高了巡檢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玄視”視覺大模型的覆蓋范圍廣泛,它涵蓋了日常巡檢中可能涉及的18類電桿與鐵塔信息,以及14類電力設備和26類缺陷隱患識別場景。通過先進的算法與模型訓練,該模型在隱患判斷上的準確率超過了94%,為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2024年度,“玄視”視覺大模型在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的配電網巡檢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協助公司完成了1.02萬條線路的巡檢任務,覆蓋了213萬基電桿與鐵塔,處理了高達1503萬張的巡檢圖片。此外,該模型還助力了安徽640條配電網線路的數字化工程驗收工作,為配電網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11月以來,國網安徽電力成立了專門的技術專班,緊密跟蹤“玄視”視覺大模型的應用反饋情況,并持續優化與提升模型的缺陷判斷準確性。在此基礎上,該公司在2024年6月成功研發并上線了“玄視”配電網缺陷診斷一體機。這款一體機進一步實現了在無網絡環境下的本地化缺陷診斷工作,極大地擴展了“玄視”視覺大模型的服務應用場景與范圍。
展望未來,國網安徽電力將繼續深化“玄視”視覺大模型等先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工作,不斷提升配電網巡檢的智能化水平與效率質量,為構建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智能電網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