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已經達到60%,高居全球第一。在這個背景下,如何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成為兩會期間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一輛組裝完成的問界m9正緩緩下線。(企業供圖)
“今年我的提案將聚焦中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系統性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以及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常委、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表示。
培育全產業鏈人才
人才是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也在不斷擴大。工信部等三部門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凈缺口為103萬人。
“跟傳統汽車充沛的人才儲備相比,具備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及應用能力的新時代汽車人卻非常匱乏,涉及研發、制造、采購、營銷、服務、維保等的智能化、電動化全鏈條人才都很緊缺。”張興海說。
為此,他建議,一方面政府應出臺政策鼓勵高校及職業學校設置智能化及電動化相關專業學科,加大招生比例,同時拓寬和延展電動化、智能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等相關政策。
另一方面,鼓勵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前瞻性介入全鏈條人才培育,深度參與高校、職業教育教學計劃,提供實習、在崗培訓渠道。
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供應鏈企業
張興海透露,2023年,他走訪了全國上百家供應鏈企業,發現中國供應鏈企業大多集成化程度不高,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短板之一。
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需要整車企業及供應鏈企業齊頭并進。“汽車產業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正在重塑汽車供應鏈體系,為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絕好的契機,也催生出如寧德時代這樣的具有國際品牌影響力的龍頭供應鏈企業。”他說。
位于兩江新區的賽力斯超級工廠。(企業供圖)
因此,張興海提出《關于提升供應鏈企業集成化支持汽車產業持續發展的提案》,建議一是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和出臺具體的相關政策,引導、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供應鏈企業對規模較小的供應鏈企業進行整合、兼并和重組,進一步壯大實力較強的企業,最終形成龍頭企業的行業地位;二是對中國零部件行業進行深入調研,識別出有潛力成為行業龍頭的供應鏈企業,尤其是民營供應鏈企業,為這些潛在的龍頭企業提供生產要素支持,以及研發和發展的財稅和金融支持;三是制定幫助中國供應鏈企業與國際接軌的行動方案,支持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參與全球汽車產業鏈分工與競爭,做大、做強和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為中國整車企業,尤其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出海做好準備。
推動新能源汽車高速出海
2023年,中國汽車全年出口量達522萬輛,超越日本躍居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重要增長極,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萬輛,同比增速達77.6%,歐洲、中東等地也已成為中國汽車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位于兩江新區的賽力斯超級工廠。(企業供圖)
但問題也依然存在。張興海介紹,由于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動能不足,全球范圍內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明顯增多等外部原因,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還面臨巨大挑戰。
如何破題?他建議成立國家級終端消費信貸金融平臺,給予出海的自主車企信貸資金及貸款服務支持,保證自主車企在海外與外資車企競爭中沒有明顯的金融政策劣勢。
同時,相關部門推動汽車碳足跡核算標準、方法和數據的國際互認,特別是加強與歐盟的低碳發展合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打通碳排放相關阻礙,并識別有潛力且積極出海的零部件企業,與優質車企在海外協同合力發展,發揮中國汽車在供應端、制造端、產品端的綜合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