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車市,誰是公認的最強大最具挑戰的對手。答案顯而易見——比亞迪。
曾幾何時,比亞迪還只是個跟隨者。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壯大,比亞迪抓住機遇順勢而上。
燃油車主導時代,比亞迪年銷量未曾進入過百萬俱樂部。而新能源時代,在果斷全面禁售燃油車后,僅用時一年,比亞迪年銷量就從70萬輛翻番至186萬輛。2023年,比亞迪銷量再度躍升至300萬輛,凈利潤有望突破300億元。
不止如此,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比亞迪更是力壓特斯拉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顯然,比亞迪新能源產銷規模進入新的階段,短時間內無人可匹敵。
“如何戰勝比亞迪?”應該已成為每個競爭對手都會思考的問題。
那么,2024年,比亞迪高速增長態勢是否可持續?市場地位是否依舊穩固?將面臨哪些對手的進攻?
2024年,比亞迪增量來自哪?
一家車企如果想保持銷量的穩步增長,既要有常青藤產品穩住基盤,也要持續推新創造新的增量。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比亞迪今年銷量核心增量主要來自方程豹品牌、王朝和海洋兩大系列新車型以及出口市場的快速增長。
眾所周知,王朝和海洋兩大系列,是比亞迪銷量的絕對支柱。2023年,海洋系列開啟強勢進攻,上市了海豚、海鷗等多款新車,將比亞迪純電動車售價下探至8萬元以下,并重構了10萬元級別市場,和上汽通用五菱等品牌一起進一步擠壓了同價位的合資燃油車份額。
再看王朝系列,產品煥新升級至冠軍版,實際上是變相開啟了降價模式(基于成本規模優勢,使得產品越賣越便宜)。例如,去年初上市的秦plus dm-i冠軍版,價格下拉至10萬元級別。這是比亞迪向10萬-20萬元大眾化市場宣戰的信號。
從銷量成績來看,王朝和海洋系列的策略無疑是成功的。2023年,兩大系列合計銷量達到287.74萬輛,同比增長55.3%。
其中,海鷗、秦plus、元等熱銷車型單月銷量突破3萬輛甚至更高銷量,還有海豚、漢、唐、宋等多款車型穩定在萬輛以上。顯而易見,相較其他車企,比亞迪旗下有十余款“爆款”車型穩基盤。增量方面,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表示,新車型如宋l、海獅等將成為兩大系列今年銷量增長的主力軍。
去年8月發布的全新品牌方程豹,今年也有望迎來快速上量。方程豹是比亞迪推出的第四個品牌,定位個性化專業領域。同年11月,首款車型豹5上市,售價28.98萬-35.28萬元,并已開啟交付。
憑借合理的價格,強大的品牌背書,疊加用戶對越野車的需求增長,方程豹豹5首個完整月銷量就突破5000輛,首戰告捷,預測今年銷量有望更進一步。
此外,出口市場也將成為比亞迪銷量增長的又一生力軍。2023年是比亞迪全球化的爆發之年。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2023年的重點就是全球化,比亞迪已經通過出口和本地化生產兩條路徑推進全球化戰略。”
僅兩年多時間,比亞迪乘用車業務已進入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巴西、阿聯酋等近60個國家和地區。
憑借強大的產品實力和較高的知名度(自從2022年銷量超過一汽-大眾,并獲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后,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不斷提升),比亞迪在海外市場銷量快速增長,2023年達到24萬輛,同比增長3.3倍,并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躋身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列。
今年,比亞迪繼續加快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比亞迪泰國工廠即將運營和投產,位于歐洲的匈牙利工廠、南美的巴西工廠等也將開工建設。由此可見,比亞迪正逐步由貿易出口轉向本地化生產為主。隨著海外工廠陸續建成并投產,比亞迪將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預測,今年比亞迪海外市場銷量有望超過50萬輛,較去年再翻一倍。
今年,增速會放緩嗎?
基于新能源整體銷量增速以及比亞迪自身發展規模判斷,比亞迪去年能完成300萬輛的銷量目標,是在業內預期之中。目前,比亞迪尚未公布2024年的銷量指標。不過,基于比亞迪當前的銷量基本盤和增速,多家機構對其2024年的銷量和業績進行了預測。
綜合多方消息可知,業內普遍認為比亞迪2024年銷量將繼續保持增長,但對于增量大小莫衷一是。
申港證券較為樂觀,預測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產能迅速釋放,以及海豚dm-i、宋l、騰勢n7/n8、仰望u8/u9、豹5等新車陸續投放市場,比亞迪持續處于新品推陳帶動周期,2024年銷量有望突破400萬輛,較去年同期增幅超過30%。
而蓋世汽車研究院則較為謹慎,預計2024年銷量在340萬~350萬輛左右,增幅約15%,“這是包含出口銷量”。分析師指出,這是基于比亞迪最近幾個月銷量表現進行的預測分析,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比亞迪國內增速出現明顯乏力。”
可以看到,比亞迪2023年300萬輛的銷量目標直到最后一個月才完成,最終以多出2萬輛收尾。
為了達成2023年定下的銷量目標,比亞迪下半年頻頻調價促銷。然而從終端銷量情況來看,沒有太大實質性改善。終端銷量數據顯示,6月至11月比亞迪終端上險量較為平穩,穩定在23萬輛左右。“這從側面反映降價促銷只是穩住了銷量,而未帶來明顯增長”,該分析師如是說。
與此同時,比亞迪面臨著向上的壓力。在問界等競爭對手沖擊下,比亞迪漢系列市場表現顯得疲軟。2023年,漢系列累計銷量為22.8萬輛,較上一年的27萬輛有所下滑。騰勢后續上市的n7、n8等產品市場反應也不及預期,月均銷量徘徊在千輛左右,依舊靠d9支撐。
對于海洋和王朝兩大系列,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比亞迪現有核心爆款車型如秦、宋、漢、元、海鷗等,今年在國內市場的表現,預計能保持當前月銷水平或略有下滑,無法再為品牌提供太大的增量。
至于仰望品牌,鑒于其百萬級價格定位,就不是以走量為目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仰望u8首月交付1500輛。相比銷量貢獻,仰望對比亞迪的助力更多體現在品牌向上和利潤率提升層面。
基于去年300萬輛的龐大銷量基數,比亞迪今年銷量增速難再現倍速增長態勢。有機構分析預測,比亞迪2024年凈利潤可能超過400億元,比去年增加100多億,增幅約為30%,較前兩年大幅縮水。
被合力圍攻?
對比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各主要車企的銷量和市場占有率,比亞迪仍然獨占鰲頭,其領先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
乘聯會數據顯示,比亞迪一家就占據了新能源乘用車零售市場35%的份額,而排在其后的特斯拉中國市場占有率只有8%,廣汽埃安、吉利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等三家企業的市場份額也僅在6%左右。
“目前沒有哪一家車企能在短時間內與比亞迪匹敵”,有分析師如此指出。但他認為,比亞迪在各細分市場和不同價格區間也是有極大的競爭壓力。
例如10萬-15萬元大眾市場,2024年將是新能源產品主攻之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預測,未來兩年該價位區間將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增量市場,預計將貢獻三分之一的增量。這也意味著,該市場的競爭也將越發激烈。
其實在2023年,許多車企就開始向大眾市場發力,全新品牌或產品不斷涌出。入局的新人包括奇瑞風云系列、吉利銀河系列、長安啟源系列等強勁的競爭對手。與此同時,埃安、深藍等老品牌也在加速推出新車,鞏固或擴大在這一市場區間的市場份額。
上述車企不僅推車速度快,還覆蓋了插電混動、增程、純電等多種技術路線。在背景雄厚的集團支撐下,不少新品牌或新車型都擁有強勁的市場競爭力。比如,吉利銀河系列發布半年,月銷量就穩定在萬輛以上。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指出,這些品牌勢必會搶奪比亞迪在相關細分市場的份額。
在25萬元以上高端市場,比亞迪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一帆風順。從漢系列銷量下滑,以及騰勢n7/n8表現不佳就可窺見一斑。與之相對的是,問界新m7訂單突破12萬輛,全新m9大定訂單破3萬輛;理想l系列合計月銷突破4萬輛。
騰勢d9在高端mpv新能源市場的領先地位,也許難以長期維持。隨著別克gl8插電版即將上市交付,以及魏牌高山、小鵬x9等實力車型陸續進入競爭,其市場地位或將面臨威脅。
方程豹同樣面臨競爭壓力。當前,自主品牌正炒熱越野車市場。艾瑞咨詢表示,隨著消費需求變化,越野車市場尤其是“輕型越野suv走向主流,大勢所趨。” 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2023年有超10款越野suv產品進入市場。
更何況,還有已經深耕該細分市場的坦克品牌。據從事越野改裝工作的觀察人士透露,坦克品牌很受越野車用戶青睞,“不少用戶賣掉進口越野車,轉身就買了一臺坦克300。”2023年,坦克品牌銷量為16.3萬輛。而作為新人的方程豹后續表現,還有待市場驗證。
面對強敵環伺,比亞迪在資本市場的地位也受到影響。據彭博社報道,花旗集團分析師最近下調了對比亞迪的目標股價,從602港元/股下調至463港元/股。他們認為,隨著中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比亞迪的銷量增速和利潤率或將面臨壓力。花旗集團還將比亞迪今年銷量預測從395萬輛下調至368萬輛。
根據相關機構的數據,自2023年11月中旬以來,比亞迪的股價已下跌15%。目前,比亞迪的市值在5400億元左右,較去年同期蒸發了2000億元。
或許正是國內市場競爭過熱,比亞迪近年來加快了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憑借成本優勢和強大的產品實力,以及全球知名度的提升,比亞迪出海正當時。可以大膽猜測,如果比亞迪乃至中國車企能抓住新能源出海機遇,誕生出一個或多個“大眾或豐田”這樣的全球整車制造商巨頭,也并非不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