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消息,《沈陽市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于近日發布。其中,該《意見稿》的發展目標為,力爭到2025年,沈陽市汽車工業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產值占比達到25%,超過1000億元,把沈陽建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重要汽車產業中心。
該《意見稿》提出加快推進華晨寶馬、上通北盛等整車企業向新能源方向轉型,引進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車型,提高產能利用率。
同時,推進華晨寶馬全新動力電池、億緯鋰能儲能及動力電池等重點項目建設,加速國科金能新能源汽車用低溫動力電池產業化,錨定協鑫集團、遠景動力、寧德時代等行業內頭部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招商活動,打造動力電池“鏈主”明星企業,根據“鏈主”企業的配套需求引入相關聯的電池隔膜、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池管理系統等上游關鍵配套企業,形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全產業鏈條發展。
《意見稿》明確要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圍繞公共停車場、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新建住宅、辦公樓、商場、酒店等建設公共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支持公交、環衛、通勤、出租、物流等領域加快建設專用充電基礎設施。
另外,《意見稿》還指出要構建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體系,其中包括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多場景應用。圍繞氫燃料電池產業園、物流園區和用氫企業周邊,以“以車促站、車站聯動”的模式在2025年之前建成2-3座加氫站。立足物流運輸、公交客運等氫燃料電池汽車適配運輸場景,逐步實現2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上線運行。
除此之外,對于打造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生態體系,該《意見稿》表示,加快大東汽車城智能網聯汽車路網智能化改造升級,逐步推廣到全市其他區域范圍。建立全市統一標準的云控平臺,提供車路云一體化服務,開展自動駕駛車輛運行監管。
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應用。拓展自動駕駛車輛應用場景范圍,重點推進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清掃車、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等場景測試并逐步商用化。依托大東區汽車城智慧交通專線項目,對公交車開展智能化改造,打造智慧公交。圍繞沈陽市物流園區周邊路段,建設包括自動駕駛短途接駁車輛及循環物流車、干線自動駕駛卡車等應用場景,因地制宜形成沈陽特色運營模式。此外,還將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