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科創中國”先進制造專業科技服務團對浙江臺州機床行業展開多次深度調研,在臺州組織召開“科創中國”系列會議活動,為政府建言獻策;簽署會地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學會臺州服務站,構建長效服務機制;針對臺州機床產業的發展需求,探索形成不同層面機床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的凝練研判和解決機制;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發布機床領域智能制造團體標準,開展機床制造成熟度評定等。以“科創中國”智能制造高端智庫為技術支撐,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人才培養平臺,產學融合促進精準對接,推動臺州機床產業高質量發展。
01
一、以高端智庫為支撐,著力搭建產學研融合平臺
專業人才隊伍是學會精深做好技術服務的關鍵。學會作為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和“科創中國”先進制造專業科技服務團的牽頭組織單位,集聚學科創新人才和科研力量,突出科協多學科交叉優勢,將跨領域、跨地域的科技資源、創新主體聚集起來,著力搭建產學研融合平臺,推動臺州機床產業智能升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是在中國科協的積極倡導和指導下,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14家與智能制造有關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全國學會廣泛聯合相關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組建成立的。目前,聯合體成員由14家全國學會、16家企業、12家科研機構和12家高等院校共54家單位組成。專家委員會由90位專家組成,其中院士39位。
“科創中國”先進制造專業科技服務團在中國科協指導下,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創建。服務團主要為工作是為“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先進制造、智能制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促進試點城市間有效協同,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入住“科創中國”平臺,開展對接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在試點城市建立智能制造發展中心等協同組織,探索長效服務機制和運行模式;圍繞服務試點城市的先進制造、智能制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開展學術交流。服務團專家為聯合體專家委員會成員,由周濟院士領銜。
02
二、依托“科創中國”平臺,組織高層次專家下沉調研咨詢,為政府建言獻策
由中國科協、中國工程院、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組織,周濟、譚建榮、李德群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和“科創中國”先進制造專業科技服務團,對臺州市北平機床等 7 家機床企業進行深度調研座談,對企業的技術需求提出建議和產學合作方案。周濟院士指出,智能制造是未來制造業的發展重點,臺州機床產業發展規模全國領先,浙江省高檔數控機床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瞄準創新前沿領域和產業關鍵需求,加快推進數控機床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由譚建榮院士牽頭,通過“科創中國”行動,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重點開展機床裝備制造成熟度團標宣貫和示范應用,推進華數系統落地臺州,為臺州市機床企業制造能力提升及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咨詢和技術支撐服務。在深入調研臺州機床產業和創新設計發展基本情況后,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向臺州市委市政府上報《關于臺州機床產業創新發展的建議》,咨詢報告對臺州機床產業未來的主攻方向、產業升級的行動路線、突破“卡脖子”問題等方面做出研判并提出建議。咨詢報告得到了臺州市市長吳海平、副市長陳挺晨等領導的批示。
03
三、以會地合作為契機,建立臺州智能制造發展中心和學會臺州服務站,構建全面長效服務機制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代表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與臺州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全面推進臺州市“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為主線,大力推動學會聯合體科技創新資源向臺州市集聚,努力創建產業生態服務平臺,為臺州市“三高三新”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成立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臺州智能制造發展中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臺州服務站,以機床產業為開拓點,延長服務鏈,使服務下沉落到實處。以需求為牽引,建立健全長效科技服務機制,推動學會創新資源在地方扎根,面向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特色園區等服務對象,輸出創新資源供需對接、技術交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全鏈條式服務。
04
四、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發布機床領域智能制造團體標準,開展機床制造成熟度評定
先進標準是高端數控機床獲得高性能的重要保證技術之一。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組織編寫和發布的《機床裝備制造成熟度評價規范 t/cmes 04001-2020》團體標準,指導機床裝備制造企業在機床研制生產過程的關鍵節點開展制造成熟度評估,對制造技術成熟度水平、制造風險等進行量化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和實施改進措施,持續提升企業的制造能力和產品質量。依托“科創中國”先進制造專業科技服務團,在臺州“科創中國”機床裝備發展論壇開展的《機床裝備制造成熟度評價規范》宣貫活動,向機床制造企業宣講了機床制造成熟度評價標準的作用和企業應用的價值。專家們詳細介紹了團體標準的產生背景、適用范圍、成熟度等級劃分和評定原則,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標準的9個等級、50個關鍵要素;分析了本標準的推廣應用對我國機床產品質量提升的重要意義和標準的應用前景。
依托“科創中國”先進制造專業科技服務團,應用機床制造成熟度指標評價體系,開展和指導機床制造成熟度評價。明確機床研制的各關鍵節點處制造技術成熟度水平,量化裝備制造風險,制定和實施改進措施,有效降低或避免制造風險,提高裝備研制成功率。注重對機床裝備研制的經濟有效性和制造技術成熟度水平進行評估。應用制造成熟度評價指標對裝備研制的市場預測、經濟預測、成本預測、供應鏈穩定性等進行綜合評估,促進企業在裝備研制的全過程進行過程監控、進程評價、風險管控、規范管理等能力的持續提升。指導企業應用制造成熟度評價指標對裝備研制關鍵節點的制造技術成熟度水平進行評估,形成制造成熟度成長曲線,持續跟蹤,切實提升企業的制造能力,推動裝備的市場化進程,推動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05
五、組織召開高水平會議、開展科技項目路演,不斷豐富“科創中國”成果庫人才庫
為全面落實中國科協關于科技經濟融合工作的整體部署,2022“科創中國”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峰會暨全國學會智匯浙江促共富推進會在浙江臺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200余位科技工作者、企業家、創投家代表參加會議,聚焦“創享新生態共富新時代”主題,深入研討產業轉型和創新發展。
開展“科創中國·智匯臺州”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在專題報告、高峰論壇、技術路演和需求對接等活動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企業技術咨詢服務,通過調查問卷、企業考察,收集企業技術問題和難題需求信息18項,重點跟蹤4項數控機床領域企業技術難題組織專家開展項目對接和技術咨詢。在企業和專家的技術聯動中,有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技術創新,探索促進科技和經濟融合的新路徑。
經過前期大量對接和協調工作,了解臺州產業需求,全面調動學會的專業優勢和學術資源,共為臺州市提供制造領域相關科技項目49項。經過多次篩選和匹配,最后精選出10個項目參加峰會的路演版塊,因部分地區受疫情因素等影響無法參會,最終6個項目參加正式技術路演。通過此次技術路演,為企業和項目搭建了溝通的橋梁,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6
六、結語
在今后建設“科創中國”的工作中,我會將繼續圍繞試點城市的產業需求,吸引專家團隊資源,強化會省會地合作,服務地方決策咨詢。圍繞區域重大戰略性課題,結合產業發展需求,組織專家深入考察調研,提出產業發展路徑與規劃,同時為企業創新戰略、發展布局、主攻方向出謀劃策。聯合國內外學術資源,推動學術與產業對接,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強化學術與產業互動,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形成規范化常態運行機制。組織建立地方工作站和服務站,使服務下沉落到實處。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制定成熟度標準和指標,進行科技成果評價,反哺科技發展。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創新、創業、創造服務品牌,引導科技工作者發揮所長、施展所能,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
(來源:溫嶺機床工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