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年08月17日 15:24
【字號:】
為貫徹落實國發〔2022〕2號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重點企業延長產業鏈、拓寬產業幅,提高產品附加值。7月13日至14日,貴州省科技廳副廳長楊松率隊赴遵義調研基礎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情況,到有關企業開展“千企面對面”科技服務。
調研組實地調研了遵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遵義播宇鈦材有限責任公司、貴州遵義匯興鐵合金有限公司、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正合鋁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建鎂特鋁業公司、遵義恒佳鋁業有限公司、遵義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生產一線,詳細了解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及發展規劃、研發投入、人才隊伍建設、技術支撐及科技需求等方面情況。分別召開鈦產業科技需求、鋁及鋁加工產業科技創新座談會,與鋼繩股份有限公司就重點項目科技創新工作進行專題交流。針對企業關心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貴州省科技廳相關處室同志對企業所求所盼一一進行了回應和政策宣傳解答。
楊松指出,科技創新是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發揮著關鍵的支撐作用,高質量發展就是創新發展。要強化創新驅動,切實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加快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企業要抓實用好國發〔2022〕2號文件政策機遇,落實好貴州省科技創新暨科技獎勵大會精神,立足自身比較優勢,認真研究市場規律,結合市場需求,科學制定發展戰略目標和遠景規劃,鞏固產業基礎,優化產品結構,注重安全生產,不斷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要突出創新驅動,牢牢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積極尋求與優強企業的合作機遇,努力走出發展新路。
針對鋁加工主要以鋁板帶、鋁棒、鋁管等粗加工或過程產品為主,鋁型材、鋁合金、裝備輕量化材料和汽車輕量化等中高端產品方面有效產能不足問題,楊松鼓勵企業要在突破產業結構性難題上下功夫,突破資源型粗加工模式,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走出“微笑曲線”的底端,著力延鏈條、強管理、降成本,強化上下游產業配套銜接,擴大研發投入,提升裝備和管理水平,提升行業競爭力。同時要求基礎材料企業加快綠色發展水平,促進產業規范有序發展;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充分運用貴州省“大數據”產業優勢,促進“互聯網+”、大數據應用系統與基礎材料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融合。推進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加快企業資源配置、工藝優化、過程控制、產業鏈管理、質量控制與溯源、節能減排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設。下一步貴州省科技廳將圍繞基礎材料產業鏈,制定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技術清單,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研制,為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轉移轉化提供科技支撐。
貴州省科技廳高新技術處、遵義市科技與大數據局參加調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