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轉彎的時候非常穩,而且速度快,跑完一圈的時間甩開第二名十秒左右。”11月27日,在剛剛結束的2020中國機器人大賽中,由武昌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開發的機器狗“包弟”斬獲“四足仿生機器人項目”的冠軍。
據了解,中國機器人大賽由中國自動化學會等主辦,是中國目前影響力最大、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的機器人學科競賽之一,自1999年至今共舉辦21屆。今年的比賽在青島舉行,共有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武昌理工學院等200所學校的780支團隊,參加農業機器人、救援機器人、四足仿生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18個大項的角逐。
武昌理工學院參賽代表隊“晨旭隊”由該校人工智能學院機器人協會的4名同學組成,參賽的機器狗“包弟”,全部由學生自主設計研發。
“名字取自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這個機器狗很像我們平時家里養的狗,它也和我們一起度過了很多時間,我們為它傾注了很多心血。”本次比賽的隊長余輝說,“包弟”的奪冠優勢在于過彎時候非常穩,不僅不會沖出賽道,而且速度遠超其他隊伍。這得益于隊員們在設計時對它的跑步姿勢進行了優化,保持穩定性的同時讓速度也得到了提升。
“在比賽場上,機器狗對賽道的判斷很重要。我們通過設計算法讓它能夠分辨復雜的彎道情況,還能根據不同賽道進行加速減速,在不小心超出賽道的時候還會自動返回賽道,不需要過多的人為干預。”隊員劉宗文說,奪冠的背后是無數次的失敗和嘗試,隊員們常常為了一個技術問題日以繼夜地鉆研。
據介紹,近年來,武昌理工學院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影響力,在全院刮起一股強勁的“機器人熱”。有協會成員自己研發的可以和人進行簡單交流溝通的人型機器人,其中,有可以進行顏色分揀、篩選快遞或者水果的機械臂,有為人進行按摩的“按摩機器人”,有為人們端茶送水的“酒保機器人”,還有為餐廳上菜的“餐飲服務機器人”。
“為了趕上世界機器人發展的潮流,我們在智能機器人的創新應用方面有很多特色和亮點,依托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進行專業社團的開設,通過以賽促學培養的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指導老師李雅瓊說,機器人研究涉及力學、機械學、電子學等多個學科,參賽學生在機器人大賽過程中不僅可以擴展知識面,還能促進學科交叉,迅速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