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普庵咒》又名《釋談章》。它的樂譜最早見于明末的《三教同聲琴譜》(1592)。清代大套琵琶曲和佛教絲竹曲中也有《普庵咒》這個曲名。根據琴譜旁的梵文字母的漢字譯音來看,可能是幫助學習梵文發音的曲調。古代曾有普庵禪師,可能是本曲的作者。一說此曲為杭州隱士李永南作。全曲共十二段,段尾都接以共同的曲調,聽來回還反復,連綿不絕,在琴曲中頗有特點。《天聞閣琴譜》評:“音韻暢達,節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靜,可謂平調中第一操也。”樂曲使用了較多的撮音,幫助音樂造成了古剎聞禪,莊嚴肅穆的氣氛。曲式上有一些類似絲竹曲中曲牌聯結的形式。其音韻暢達,節奏自然,清夜彈之,似聞暮鼓晨鐘,貝經梵語;如游叢林,如宿禪院,令人身心俱靜。
燃一支香,沏一壺茶,聽一段古琴。
放慢自己,慢慢地,再慢一些,獨啜或是小聚。
精神的世界里,我們以琴相聚,關注心靈的需求,品味琴韻的激昂平淡。
“大道無形,小而生發,同修太和,內外養靜”,追求古琴和古琴人的和諧,超乎琴技、琴藝、音韻等形式上的種種,我們傳承一種和諧與平靜。
每日聆聽、撫琴、自省,感悟,品味。
我們通過一床琴,修身養性,融合當下,與您一起分享古琴帶給我們的清幽和雅致。
撫琴的風姿、入眼的琴器、音韻的偏好,無不彰顯一個人學識、閱歷、修養、價值觀。
有著豐富內涵的人聆聽著紛繁多姿的琴聲,人和琴……
在傳播古琴文化的過程中,老師發揮著重要作用。古琴老師舉手投足中的優雅,準確到位的操幔、生動細致的講解、賞心悅目的琴室布置……,都有助于古琴愛好者對于古琴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我們集合優勢資源,為您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成就您的優雅人生。
合肥復雅古琴社現正招生。
帶您學習專業的古琴技藝,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中華古琴文化的博大精深。
開班方式:人性化設計,可按學員需要預約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