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變頻空調新能效標準—《轉速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已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能效新標準的實施,意味著變頻空調的補貼門檻將改為準入門檻,國家對空調行業的產業政策導向已經從普及推廣節能產品,升級為支持企業節能創新,鼓勵產業升級。
據了解,新的變頻空調能效標準,對冷暖變頻空調采用了更加全面、合理、客觀和先進的APF(全年能源消耗效率)作為主要評價指標,將變頻空調的能效限定值從現行的3.0提升至3.9,準入門檻也由5級變為3級。即變頻空調原來劃分的1級、2級能效等級將下調1級,分別變為2級和3級,同時新增更高標準的1級能效等級,徹底淘汰原來的3級能效標準以下的變頻空調。
變頻空調新能效標準的實施,給許多空調生產廠家帶來了技術升級和消化庫存的雙重壓力,一些技術力量薄弱且低能效變頻空調庫存量較大的廠家,正經受著“拿不出產品,出不了貨”的煎熬,茫然不知所措。
“通過大規模技術改造,春蘭早已具備研發和生產超1級能效變頻空調的能力;同時,春蘭變頻空調基本上都是高能效的產品,沒有低能效的產品庫存,因此,新標準的實施,對春蘭不會帶來什么影響?!贝禾m空調生產企業負責人說。
春蘭商務公司負責人同樣表示,春蘭變頻空調的節能技術一直都走在國家乃至世界標準前面,各種型號的產品早已向APF新標準切換,并朝著智能變頻方向快速發展。所以,國家新能效標準的出臺,反而有利于推動春蘭變頻空調銷售的持續增長。
業內分析人士也普遍認為,新能效標準對實現了自主品牌變頻壓縮機產業化的空調制造商非常有利,因為這樣的企業不受上游供應商的制約,可根據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產能,并推動銷售的持續增長。的確,變頻壓縮機作為變頻空調的“心臟”,其核心技術和產品,成為關系變頻空調生產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國內變頻空調采用的變頻壓縮機,絕大多數是合資品牌產品,擁有的自主核心技術不多。而以技術創新領先業界的春蘭,很早就進行變頻壓縮機的研發,并獲得了眾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成果。
近年來,春蘭自主開發的變頻壓縮機,性能、成本、可靠性等方面達到甚至超越國外的先進產品,不僅打破了國外企業對變頻壓縮機的技術壟斷,而且建成了從變頻壓縮機、直流無刷電機、變頻控制芯片、變頻控制算法到變頻空調整機的產業鏈。正是由于全面掌握了變頻壓縮機的核心技術、制造工藝,實現了變頻壓縮機與變頻空調的全面技術貫通,因而春蘭能夠從容應對APF新能效標準,對變頻空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表現出超強的自信。